福州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举办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 创新设计大赛的通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24-07-02浏览次数:

于举办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

创新设计大赛的通知

各高等院校:

由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福州大学联合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土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支持,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创新设计大赛将于20246月至11月举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小桥聚八方爱心 习学育时代新人


二、大赛时间

20246月至11月。720日报名截止,1010日初赛评审,11月中旬现场决赛。


三、大赛理念

1.公益性:加强专业实践教育,了解国情民情,助力乡村振兴,培养家国情怀。

2.科学性:在遵循安全、耐久等要求下,体现专业水准,鼓励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3.先进性:鼓励通过专业设计助力国家“双碳”战略,鼓励智能建造、绿色建造等技术应用。

4.实用性:重视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和实用价值,兼顾景观美学价值,与当地人文风貌、民风民俗相适应。

5.经济性:提倡低成本、高效益、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四、参赛对象

由各高校面向在校相关专业学生组建团队参赛,每所学校参赛团队不超过5个(组队要求详见附件1)。


五、参赛要求

1.各学校负责组织参赛团队报名,指导参赛团队开展作品设计、社会实践、材料准备等工作。

2.收到大赛通知后,参赛师生加入大赛QQ群(群号码:976855188),群内会发布赛事通知及赛事答疑。

3.720日前,各学校汇总参赛团队信息,统一向大赛秘书处提交报名表(附件2)。1010日前,各学校汇总参赛团队的设计作品和社会实践材料,电子版统一提交至大赛秘书处。

4.参赛团队可在附件3“桥址信息”中选题,鼓励经大赛组委会许可后自选桥址设计,并将自选桥址列入附件3“桥址信息”中,与各参赛团队共享使用。

5.提交材料包括:设计说明、桥梁设计图和计算书、社会实践材料(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

6.各学校应做好实地踏查调研和社会实践的培训、组织、相关保障等工作,确保参赛团队人身与财产安全。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秘书处联系人: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赵秋,杨艳

联系电话:0591-22865374

通讯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大学城乌龙江北大道2号,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电子邮箱:maoyisheng2024@163.com


附件:

1.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创新设计大赛实施方案

2.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创新设计大赛参赛报名表

3.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创新设计大赛桥址信息




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代章)

2024628



附件1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

创新设计大赛实施方案

一、大赛简介

“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创新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旨在践行茅以升先生“先习后学,边习边学”的工程教育思想,以实际工程项目设计为载体,通过实践教育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培养青年公益精神、为乡村振兴汇聚青春力量。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

福州大学

支持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土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福建省公路学会

承办单位: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福州大学教务处

福州大学研究生院

福州大学科学技术研究处

协办单位: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上海同豪土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大赛组委会

顾问:

茅玉麟 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

郭文忠 福州大学副校长


主任:

刘晓光 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秘书长

赖志超 福州大学科技处处长、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


委员:

于  岩 福州大学教务处处长

黄剑东 福州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张  红 福州大学学工部部(处)长

刘  玮 福州大学团委书记

吴唐风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寿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

创新设计大赛专家委员会

主任:

聂建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副主任

杜修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福州大学特聘讲席教授

高宗余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委员(排名不分先后):

廖朝华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徐恭义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陈宜言 福州大学,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马  骉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韩振勇 天津城建集团,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蒋中贵 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李永乐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邵旭东 湖南大学,教授

何旭辉 中南大学,教授

张连振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周建庭 重庆交通大学,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葛耀君 同济大学,教授

东南大学,教授

樊健生 清华大学,教授

丁建明 东南大学,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专业总工程师)

王应良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工程师

孙向东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牟廷敏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张振学 天津市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土建工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余顺新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工研院院长

李小刚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交通院,副总工程师

梅大鹏 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马健飚 厦门路桥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培健 福建省公路学会,理事长

秦志清 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Bruno Briseghella 福州大学,教授

陈宝春 福州大学,教授

赖志超 福州大学,教授

秘书处成员

秘书长:

莉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


副秘书长:

茅为中 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


成员:

安晓雪 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公益事业部主任

谷  音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系主任

黄  燕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办公室主任

江小敏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团委书记

钟玉才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国际化办公室主任

赵  秋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师

杨  艳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师

苏家战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师

薛俊青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师

骆剑彬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师

戴逸清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师

薛  斌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师


三、赛程和时间

20246月至202411月,分为初审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邀请桥梁专家、行业知名学者等担任初审和决赛评委进行评审。

推进节点为:720日前,组织大赛报名;1010日前,参赛团队提交设计作品和社会实践材料;11月中旬,在福州大学举办现场决赛。


四、组队要求

由各学校组织动员在校学生结合作品设计的内涵,进行科学组队。鼓励跨专业组队,一般不接受跨学校组队。

各参赛团队学生35名,其中须包含土木工程方向研究生或者高年级本科生至少1名,指导老师12名。每位学生只允许参加1个团队。


五、设计要求

1.选题范围:各参赛团队综合考虑地域、工程可实施性等因素,可自选桥址进行设计或在“附件3”中进行选址。当自选桥址时,应符合公益桥选址条件,应与主办方提前提交桥址信息,且与各参赛团队共享桥址。

2.技术参数:各参赛团队对所选定的桥址现场踏勘调研,确定最终桥位,基本技术参数可按三、四级公路桥涵或人行桥的相关规范自行确定,桥址处地质、水文资料通过勘测获得或参考相关资料确定。

3.设计方向:设计方案应符合大赛理念,须能满足相应通行及服务功能要求;鼓励在现有桥型基础上进行创新,不应一味追求“新、奇、特、怪”。


六、作品提交要求

只接受由高校推荐的参赛作品,不接受个人的参赛申请。作品正式材料一式两份,其中一个版本应隐去参赛单位与个人信息。

1.设计说明。阐述桥位选择、桥型设计的思路以及方案可实施性和设计概算,具体包括桥位地点、桥梁设计基本信息、当地环境与拟建桥梁的相互关系、构思理念和文化内涵、桥梁结构设计与分析计算等。

2.桥梁设计图。包括桥型布置图、主要结构构造、三维效果图、施工流程示意图等。

3.计算书。包括设计计算依据、基本参数、分析模型与计算工况、计算结果等。

4.社会实践材料。参赛团队(港澳台地区和国外高校参赛团队除外)通过现场实地勘测和社会调查,形成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实地考察的视频片(不超过3分钟)或图片资料(25张)。

5.其他。进入决赛的参赛团队还应提交桥梁模型沙盘;港澳台地区和国外高校进入决赛的参赛团队可仅提交基于BIM的桥梁模型。


七、奖项设置

大赛决赛设一、二、三等奖以及社会实践优秀奖若干。按一定比例推选大赛优秀组织奖。如有特别优异的作品,组委会可决定增设特等奖。

特等奖:证书+奖金10000/

一等奖:证书+奖金5000/

二等奖:证书+奖金3000/

三等奖:证书+奖金2000/

社会实践优秀奖:证书+奖金1000/


八、其他说明

1.秘书处设在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赛官方网站:https://civil.fzu.edu.cn/mqszl.htm

2.获奖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大赛组委会保留参赛作品设计文件及桥梁模型,允许被查阅和借阅。公布参赛作品的设计文件内容,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他手段保存,也可展出参赛桥梁模型。

3.大赛最终解释权归组委会所有。